武漢肺炎疫情緩和,據聞台灣已逐步回復正常,香港雖然仍有零星確診個案,但人心惶恐的疫慌潮已退,市面人流漸多,政府部門復工,曾一度停業的戲院亦已重開。不過,港台兩地電影發行商都遇到同一問題,就是不少賣座大片早前都宣布延期,由於無片可上,唯有推出倉底貨填補檔期。
而另一個新趨勢,就是趁著院廳真空,重播舊片 —— 將經典電影以高清制式重新放映。由於電影已有其他渠道可以觀看,過去未必吸引到太多影迷購票入場,但如今市道低迷,商業大片缺席多月,懷舊影迷就成為了救命稻草。台北近期重映的舊作之中,就有 1987 年上映的《末代皇帝》,近一點的則有《羊男的迷宮》(港譯《魔間迷宮》)和《樂來越愛你》(港譯《星聲夢裡人》),王家衛亦理所當然不缺席,繼《阿飛正傳》修復版重映之後,近期還有《東邪西毒》和《東成西就》。至於香港,舊作重映的話題之作,包括大友克洋的《亞基拉》、後末日科幻奇片《瘋狂麥斯:憤怒道》(港譯《末日先鋒:戰甲飛車》),還有 Christopher Nolan 的「黑暗騎士三部曲」。
但很奇怪吧,形形式式的港產片居然不是香港戲院這一波經典重映浪潮的主力,事實上,近期只有一間本地院線以「好想瘋狂睇港產片」為重點宣傳活動,片單以張柏芝和陳奕迅於 2000 年主演的《十二夜》打頭陣,其餘包括《風雲:雄霸天下》、《夏日的麼麼茶》、《東京攻略》等。其實上述電影都不是歷年得獎名作,而且既無主題,作品之間亦扯不上關係。有那麼多港產片,為何其他院線無意仿效,或選定主題、放映更有代表性的作品?
最大原因,可能是選不了。
在今日香港,要避重就輕選一部作品重映而不引起觀眾反感,其實殊不容易。警匪片?不了。中港合拍片?同樣不了。談談情說說性的《志明與春嬌》三部曲?余文樂與楊千嬅今非昔比,還有導演彭浩翔都是形象鮮明的愛國護旗手,前幾年愛過、看過的觀眾,如今未必願意再次入場。《古惑仔》系列經典重映又如何?同一原因,山雞(陳小春)做過中共政協,早已是紅底背景人士。周星馳作品回顧展呢?坦白說,今日香港其實大家都頗為抗拒周星馳與王晶的作品。去年的《新喜劇之王》電影本身拍得不錯,但普遍香港人都覺得是山寨貨,懷念的仍然是那一年張柏芝主演的原版《喜劇之王》。不是每個藝人北上發展之後都會被懷念,譬如張柏芝會,謝霆鋒不會,陳偉霆也不會,這亦解釋了為何今日的重播之選會首推《十二夜》。
明星的政治取態及有關言論,今日足以推翻一部電影作品。譬如年初於香港上映、黃子華自導自演的《乜代宗師》其實拍得一般,但由於黃子華過去有不少批評政府的言論,在反修例社運情緒之下,坊間突然出現一片含淚看戲,不論質素、購票撐場的風氣。與之相反,去年上映的《花椒之味》整體質素較佳,甚至有份入圍金像獎,但涉及中港合拍,主演名單又包括了曾經公開批評年輕人參與示威擾亂社會的「深藍」藝人鍾鎮濤,即使片商盡量在電影海報上將他抹走,僅剩宣傳片上的一個背影,電影仍被不少觀眾杯葛。
從創作、藝術角度來看,電影固然不應該考慮政治因素,但電影同時涉及娛樂消費,以及本土情感認同,就是另一回事。近年香港人對明星的看法,已逐漸跟他們的政治光譜直接掛鉤。明星今日要選邊站台,再難兩全其美、吃盡香港大陸觀眾的兩家茶禮。情況跟廿多年前的香港電影生態剛好相反,在那個年代,觀眾入場看戲幾乎就是看明星。明星只有大小美醜之分,卻沒有左右黃藍之別,像《家有喜事》和《東成西就》這種群星聯演作品,可能是那個璀璨時期的最佳代表。
對熟悉港產片的觀眾,《東邪西毒》和《東成西就》兩片的花絮應該都不陌生。當年王家衛集合張國榮、張學友、劉德華、梁家輝、梁朝偉、林青霞和張曼玉(還有傳說中的王祖賢)開拍《東邪西毒》,金庸名作改編,又有群星坐鎮,完全看準觀眾入場口味,投資者一度寄予厚望,但結果拍攝超支超時,為還片債,需要臨時抽出時間,原班人馬開拍《東成西就》填補賀歲片檔期。快刀斬亂麻匆匆拍完就搬上銀幕的《東成西就》仍然票房報捷,其「CP 值」更遠超劣評如潮的《東邪西毒》,足以證明在 90 年代,電影媒介作為純娛樂產物的比重大於一切,而明星的號召力就是一切。明星曾是帶動香港影業的一大關鍵,回想約 10 年前到台灣讀書,當時不少台灣朋友都會問,香港那麼小,是不是經常會遇到明星。曾幾何時,是真的有不少香港人喜歡「集郵」,將明星合照視為個人珍藏,還有不少食肆會將老闆與明星的合照掛在牆上,把明星當是生招牌。但相信我,今日會做這種事情 —— 覺得跟明星打過交道就感覺良好的香港人,通常都是「深藍」或者上了年紀,只有他們才會無時無刻迷戀明星。年輕人很早已不吃這一套,藝人明星在前面走過,都要視乎是哪一個明星,更不是人人都會簇擁上前要求合照。(尤其如果你剛好在某些場合看到黃耀明、何韻詩等人,點頭和握手就好,要求合照是一件很糟糕的行為。)當「集郵」這回事變得廉價,今日可能是有史以來香港明星最不值錢的年代。
以前是明星愈多愈有票房保證,但今日香港,明星太多有時會成為觸犯眾怒的負累。再者,於政治紛亂,反共情緒高漲的時勢,雖有本身已將發展重心移到大陸的藝人,急於表態與香港割席,亦有藝人反政府立場明確,被列入黑名單,但其實,從去年至今,香港明星都是「沉默的大多數」,政治光譜隱晦,他們盡可能不表態、不發聲,不想得罪任何一方。然而,反送中運動發酵到今日特區政府民望破產,中共強推《國安法》的境地,再沒有這種灰色(安全)地帶,在時勢動盪的香港,受眾更不容忍明星的沉默、或突然失蹤,保持中立都等於與民為敵,某程度上都是一種反向、激進的政治審查。但這股突然冒起的明星批鬥浪潮,其來有自,亦可謂踢爆了香港明星的集體醜態。
最佳例子甚至是赤裸裸的就在眼前,正在香港即將實施《國安法》的緊張關頭,美國亦爆發了非裔男子遭警察壓頸致死的警暴爭議,群情激憤,全球關注,不少香港明星都在社交平台跟風響應,張貼相關聲援字句 #Blacklivesmatter,然而,他們在香港正被批評為離地的正義,其實過去一年香港亦有示威青年遭警察壓頸骨折重傷,甚至近距離中槍等事件,今日聲援美國的香港明星們,一整年間對香港社運不聞不問,只選擇對地球另一端 —— 沒有人民幣的地方,顯得特別正義、痛心疾首。
這種選擇性的沉默與發聲,源遠流長三十年。回看 1989 年六月,整個大中華地區最團結、最齊心地聲討天安門屠城事件的地方,就是香港。其時更是由一群香港演藝明星牽頭,人人穿著悼念 T 恤,唱歌籌款,踴躍表態仗義敢言。三十年河東,三十年河西,他們當中有些人已經過世,遺憾的是,更大部分的明星都仍然活著,成為了昨天想要打倒的人。留下來情操未變的,好像不多了,黃耀明、葉德嫻⋯⋯屈指可數。明星會變暗,一剎那的光輝並不代表永恆。歷史證明,戲子無情,當年為六四吶喊吹哨的人,到頭來都是投機主義者。
而三十年之間的分別是,在某些環境之中,你可以盡情批評,為政治表態,而你知道自己不會真正受到傷害,卻可以換來道德光環,因此你不介意高調熱情參與。但如果表態令你丟失飯碗,毀了事業,你會衡量得失,情願不聞不問,韜光養晦。這個環境,以前殖民時期的香港有,今日遍地 #Blacklivesmatter 的美國有,但今日遍地催淚彈和防暴警察的香港沒有,就是民主。何其諷刺,本身有民主的地方才會有民主鬥士,沒民主的地方,他們都變成了愛國人士。今日那些愛國慎言的明星,曾經叫得最響亮,他們其實比誰都更懂得民主的可貴、民主是什麼一回事,但是他們不會告訴你。
戲院重開,很多港產片可能已經變了味,再看無益,我反而最希望戲院能夠重播 1989 年香港群星眾志成城聲援北京學運的《民主歌聲獻中華》。今日的香港電影再寫不出那些振奮人心的對白,再看不見明星臉上那麼澎湃激憤的感情。「凡是中國人都不會向專制政權低頭!」這句鏗鏘而清晰的革命口號,如果你太年輕,你未必能夠想像是出自今日親共愛國藝人的代表成龍。
當年同台發聲,為民主與公義擔任護旗手的人,到底還有什麼明星?如果《民主歌聲獻中華》有高清修復版,後世就可以逐一細數清楚。當年的畫面,今日看來應該很震撼。
那年六四,不少香港歌手都為學運青年寫過抗爭歌,就跟今日香港一樣,徬徨絕望之中,但願以歌聲激勵人心。較為冷門的一首歌,取名〈爭氣〉,歌詞寫道:「兩眼看到的/我怎麼可說看不到/兩耳聽到的/我怎麼可說沒聽到」,「此刻於此地/方知生共死/也要憑雙手爭氣」,言簡意賅追求民主自由的訊息,放在當下香港,其實亦說中了許多走上街頭,不甘沉默的年輕人心聲。
約一年之前,唱過這一首歌的明星卻出席了撐警集會,為他曾經深切痛恨過的權貴站台。有追隨他半生的歌迷憤然剪碎珍藏黑膠唱片,將他的簽名照片拿去餵狗。人面不知何處去,他叫譚詠麟。
假如沒有成龍的電影,沒有譚詠麟的音樂,過去香港確實就沒那麼精彩。但任何東西上面都會有個日期,秋刀魚會過期,罐頭會過期。香港會,明星也會。
如果記憶是一個罐頭的話,那就丟了它吧。或者,你我曾經以為香港這個地方沒那麼快過期,但其實是罐頭上印著的官方年份欺騙了你。
*原文刊「天下獨評」